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作为宁夏地区重点职业教育基地,凭借丰富的区域旅游资源和产教融合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体系。该专业以"学以致用、实用至上"为核心理念,紧密对接旅游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工学结合实训平台,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与服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就业导向,贯穿"学历+职业资格+技能"的多证书培养路径,为学生构建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完整链条。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以"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培养方向,覆盖旅行社运营、景区管理、酒店服务三大领域。其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例如《导游业务》课程通过模拟带团训练提升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结合真实案例分析企业经营策略。专业特别注重数字化能力培养,将《电子商务》课程与旅游产品线上营销实战结合,使学生掌握OTA平台运营、新媒体推广等现代技能。
二、课程体系与实训资源
专业构建了"三级递进"课程结构:
- 基础能力层:涵盖《导游法规》《中国旅游地理》等法规与地理知识
- 核心技能层:包括《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标准化》等实操课程
- 拓展创新层:设置《旅游产品设计》《智慧旅游系统应用》等前瞻性内容
校内配备33个实验实训室和3个实训中心,其中餐饮实训大楼可模拟星级酒店全流程服务场景。校企合作方面,与42家旅游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参与过中阿博览会、党的二十大等国家级活动服务,近三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奖率达85%。
三、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三高"特征:
- 就业率高:顶岗实习转正率100%,专业对口率超90%
- 岗位适应快:通过"2+1"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践),学生入职即可胜任导游、计调、景区讲解等岗位
- 晋升空间大:毕业生5年内晋升中层管理岗比例达40%,部分校友成为酒店职业经理人、旅游咨询师
就业网络覆盖全国,既有宁夏本地沙湖、镇北堡影视城等重点景区,也向北上广深输送人才,在携程、同程等企业均有突出表现案例。
四、特色化办学优势
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5%,包括6名中国烹饪大师和12名国家级考评员,形成"大师工作室+企业导师"双元指导机制。专业创新"三课堂联动":
- 第一课堂:采用项目化教学,如为真实旅游企业制定营销方案
- 第二课堂:组织茶艺社、导游技能社等12个专业社团
- 第三课堂:通过"现代学徒制"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时平均持有2.3个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全国导游资格证、研学旅行指导师等热门认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