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职业学院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立足行业需求,以现代学徒制为核心培养模式,紧密对接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岗位能力要求。该专业围绕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三大技术领域,构建了覆盖设计、制造、检测、维修等环节的全流程教学体系。通过与北汽福田、吉利汽车等头部企业合作开设订单培养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为汽车行业输送具备工匠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汽车构造认知为基础,逐步深化至动力系统拆装、电气系统检修等核心技能培养。课程设置包含汽车机械基础、汽车CAD制图实训、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模块,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在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检修课程中,学生需掌握从电源系统到电子控制系统的完整检修流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积累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引入汽车三维设计、电控系统诊断与调试等前沿技术课程,强化数字化设计与智能诊断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校内建有汽车拆装与维修车间、钣金涂装实训车间等2000平方米实训场地,配备价值800余万元的设备。学生需完成整车拆装、车身焊接等实操训练,例如在发动机拆装项目中,需按照企业标准流程完成曲柄连杆机构检测、配气机构维修等作业。校外依托比亚迪产业学院等10余家实训基地,开展生产现场管理、质量检验标定等岗位实践,确保技能培养与行业标准同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从事汽车制造企业的装配调试、研发机构的样品试制、检测机构的性能评估等工作。具体岗位包括新能源汽车装调工程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汽车质量检验师等,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售后服务三大领域。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通过1+X证书制度考核后,在吉利汽车订单班等合作项目中实现高质量就业率超过90%。
专业建设注重产教融合创新,将红旗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在汽车制造工艺与试验技术教学中,通过分析十九大报告与汽车产业升级的关联,培养学生对技术创新和产业报国的价值认同。这种“技术+素养”双轨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焊装工艺、总装流程等硬技能的同时,形成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该专业持续优化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整车网络架构等教学内容,为行业变革储备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