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CETC55)自2017年起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作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该专业通过工匠工坊、产业研究院、高水平实训基地等载体,构建起涵盖云计算平台运维、云服务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强化了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更通过1+X证书认证和真实项目实践,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输送了大量“精技术、高技能、懂流程”的技术人才。
该专业的核心培养路径分为三阶段:
- 基础能力塑造:通过《程序设计基础》《Linux应用技术》等课程奠定编程与系统管理基础;
- 专业技术提升:依托《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存储技术与应用》等核心课程构建云平台部署能力;
- 综合实践强化:在云计算创新实践中心完成OpenStack平台搭建、容器云部署等企业级项目。
课程体系突出“平台+模块”特色,将企业真实工作场景融入教学:
- 技术基础层:涵盖Web前端开发、数据库管理等通用技能;
- 云平台架构层:重点培养OpenStack、云安全等核心技术应用能力;
- 行业应用层:通过云管理技术和Hadoop大数据处理实现技术迁移。这种“三层递进”结构使毕业生能胜任从云计算系统部署到云应用开发的全链条岗位需求。
校企共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专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南京五十五所派驻工程师参与《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等课程开发,同时学校教师通过企业顶岗掌握最新的SDN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双方联合建设的云数据中心实训室配备企业级服务器集群,可模拟阿里云、华为云等主流平台操作环境,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完成云计算运维工程师的职业能力转化。
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 证书体系:融合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1+X证书要求,毕业生平均持有2.3项行业认证;
- 大赛培养:通过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等竞技平台,近三年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7项;
- 岗位适配:优秀毕业生在国基北盛等企业担任云架构师,起薪高于省内同专业平均水平28%。这种“课证赛岗”四维联动模式,使专业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