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作为该校重点打造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始终以培养“懂金融、懂会计、善理财、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依托百年商科办学底蕴,该专业通过数智化课程体系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基础厚、口径宽、实践强”的培养特色。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应届本科生达125人,学生考研国家上线率超7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连续多年保持100%,展现出显著的教学成效。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框架
该专业扎根福建本土实践,构建了“财务+大数据+管理”三维能力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围绕管理会计、高级财务管理等传统学科优势,融入Python财务分析、大数据财务决策等前沿技术模块,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知识链。特别设立数智财务产业学院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拟、RPA审计机器人操作等实践环节,强化学生从理论到实务的转化能力。
二、教学创新与实施路径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实验-实训-实习”三阶递进模式:
- 虚拟仿真实验:运用用友U852ERP系统完成财务建模与沙盘对抗训练,例如通过财务运营模拟与创新实践课程,学生可在虚拟市场环境中完成预算编制与投融资决策;
- 真实业务实训:依托15家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税收筹划方案设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轮岗等实战项目;
- 校企联合培养:与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共建数智财务工作坊,由注册会计师团队带教真实企业年报审计与财务分析。
三、核心竞争力与成果输出
该专业师资团队拥有省级教学创新团队认证,聚集注册会计师、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等高水平教师。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等国家级奖项近百项,其中在全国本科院校税收风险管控案例大赛中屡获殊荣。毕业生就业呈现“双高”特点——93%就业去向落实率与76%考研上线率同步实现,部分学生进入211高校深造,职业路径覆盖企业财务总监、金融机构风控专员、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师等多领域。
四、学科特色与发展前瞻
专业建设突出数智化转型与闽商精神传承双重导向:
- 技术赋能:开设大数据与业财融合、财务机器人应用等课程,建立Python数据分析与EXCEL财务建模双能力认证体系;
- 文化浸润:通过会计文化体验中心开展闽商案例研讨,将家族企业治理、侨乡资本运作等地域特色融入教学;
- 平台支撑: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6项,与用友网络科技共建财务共享服务实验室,实现教学资源与企业需求动态对接。
这种“理论筑基-技术赋能-实战强化”的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2025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稳居全国前18位,成为福建省应用型财务人才培养的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