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舞蹈学(师范类)专业立足云南边疆地区,以“三会两能一突出”为培养特色,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入选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培养兼具教育情怀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注重本土文化传承,例如《云南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等课程融入地方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优势。
培养目标:聚焦“师德+技能”双核心
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调师德师风与教育情怀的培养。学生需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具备扎实的芭蕾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等专业技能,并通过“三会两能一突出”目标达成能力提升:
- 三会:会跳、会教、会编(舞蹈学方向);会唱、会弹、会跳(音乐学方向)
- 两能:能站讲台开展教学,能上舞台完成表演
- 一突出:突出一项如民族舞编排、体育舞蹈训练等专项技能
这种模式将教学能力与舞台实践结合,强化了学生适应边疆地区教育需求的综合素养。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行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两大模块。核心课程包括:
- 舞蹈史论类:中国舞蹈史、舞蹈概论、舞蹈鉴赏
- 技能训练类:芭蕾舞基训、云南民族民间舞、标准舞(体育舞蹈方向)
- 教学实践类:舞蹈教学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剧目排练
特别注重云南跨境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通过《云南民族民间舞》等课程,将佤族、傣族等民族舞蹈纳入教学体系。实践环节包含校地合作项目,如与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共建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编创与教学能力。
培养模式:创新机制保障人才质量
学院采用“素质+专业+职业”的协同育人机制:
- 师资建设:拥有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11人,引进国家级演员和艺术名家实施分层教学
- 实践平台:建有LED大屏剧场、动作捕捉教室等专业设施,承办云南省体育舞蹈高考统考
- 成果转化:创编的民族体育舞蹈作品被纳入云南省中考体育特色加分项目,实现教学创新与社会需求对接
通过以赛促教、以演代练,学生在省级赛事中屡获团体总分第一,印证了培养体系的实效性。
就业方向:多维度职业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基础教育与文化传播两大领域:
- 教育岗位:中小学舞蹈教师、培训机构教学主管
- 文化管理:文艺团体编导、企事业单位活动策划
- 深造方向:攻读舞蹈教育硕士或跨境民族文化研究学位
数据显示,历年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部分毕业生进入雷丁大学等国际高校深造,体现了专业培养的国际化视野。这种“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模式,为边疆艺术教育输送了大量骨干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