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作为上海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点方向,依托嘉定国际汽车城的产业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以“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为核心,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构建了覆盖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学生不仅能掌握前沿技术,还能对接行业真实需求,成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定位与产业对接
该专业以“科技引领,工科立校”为办学理念,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与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百度Apollo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学院位于上海嘉定国际汽车城,周边集聚了传统汽车、新能源、智能网联全产业链资源,形成“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生态。专业采用德国“双元制”育人模式,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无缝衔接。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课程设置分为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机械制图与CAD、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构造,夯实学生机械设计与电气控制基础。
- 核心技术模块:聚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结合高压安全实训与故障诊断实训,强化核心技能。
- 智能化延伸模块:引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Python程序设计、智能传感器技术,培养跨学科技术适应能力。实践环节占比超过40%,通过动力电池拆装、整车控制系统调试等实训项目,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平台与校企资源
学院投入逾2400万元建设4000平方米实训场地,配备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台架、智能网联测试设备等先进设施。与百度Apollo共建产业学院,开展智能驾驶系统开发与测试合作;联合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建立产学研基地,参与真实项目研发。学生可进入蔚来汽车生产线参与整车装配,或在威马售后中心进行高压系统维护,实现“课堂即车间,教师即导师”的沉浸式学习。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新能源汽车制造、智能网联技术应用、后市场服务三大领域,就业方向包括:
- 技术岗位:如动力电池工程师助理、电控系统调试员、智能网联测试员;
- 服务岗位:如4S店技术顾问、充电站运营管理员、二手车评估师;
- 管理岗位:如生产线班组长、质量检验主管。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合作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员,部分学生进入华晨汽车、小鹏汽车等企业参与前沿技术研发。
培养理念与创新特色
专业强调“绿色生产”与“数字技术融合”,将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纳入课程思政体系。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鼓励学生参与新能源汽车改装、智能充电桩设计等实践,近年获得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0余项。同时,学院与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跨区域教研合作,共享课程资源与实训标准,推动专业建设持续升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