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塑造,通过校企合作和赛教融合的模式,为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具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等核心能力的一线人才。下文将从培养路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专业以“精施工、懂设计、会管理”为培养定位,课程设置强调模块化与岗位化。核心课程包括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BIM5D技术应用等,覆盖从识图到施工的全流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不仅开设BIM实训中心,还将相关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在三维建模、施工模拟等领域的数字化能力。这种课程设计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需求。
在教学实施层面,专业采用“虚实结合”的创新模式。依托建设工程虚实结合仿真实训基地和工法楼,学生可进行砌体结构、混凝土施工等实操训练。例如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中,教师会引入真实工程案例,要求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施工方案编制,再通过实体模型验证技术可行性。这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建筑识图省赛、建筑CAD省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6项。
师资团队建设凸显“双师型”特色,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副教授1人、博士后1人、一级建造师2人,70%以上教师具有企业实践经历。团队带头人佘丽超老师作为省级教学骨干,创新采用“模型辅助教学法”,将建筑电子模型引入课堂,有效破解传统识图课程抽象难懂的问题。此外,学院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持续提升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地进行技术研修,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
就业网络覆盖施工、监理、咨询等多领域,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陕西秦翰建设公司等合作企业。从岗位分布看,施工员和技术员占比最高,分别负责现场协调与方案实施;部分优秀学生通过项目经理晋升通道,3-5年内可独立承担中型工程项目管理。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分(满分5分),部分学生反馈起薪约4000-5000元,与西部地区行业水平基本持平。对于希望提升学历的学生,学院还提供“3+2”专升本衔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