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该专业依托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以电子陶瓷材料与元器件为核心方向,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其发展历程中多次获得重要认证,例如2010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2年升级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彰显了其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积淀。
从培养目标来看,该专业聚焦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两大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电子材料研发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制造技术等核心课程,并通过五年的职业实践逐步实现四大能力目标:技术应用创新、跨学科协作、社会责任履行以及团队领导能力。这种培养框架既强调基础理论的扎实性,又突出工程实践的导向性,例如通过电子封装与表面组装技术等课程强化实操技能。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学科交叉特色。核心课程包括电子技术与电路系列课程、光电子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同时融入电子材料物理和电子功能器件等前沿内容。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在微纳结构与器件研究方向中,学生可参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国家级科研项目,接触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这种“课堂+实验室+产业”的三维教学模式,有效衔接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
科研实力方面,该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二级学科方向。近五年取得显著成果:发表SCI/EI论文7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并承担6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师资团队由7名教授和10名副教授组成,研究领域涵盖微波器件信号处理、电子陶瓷材料开发等,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指导平台。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半导体材料研发、集成电路设计、激光器件制造等领域,或在微电子行业从事产品测试与管理工作。数据显示,该专业在江西省电子材料行业的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0%,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华为、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随着国家在第三代半导体和新型电子元器件领域的战略布局,专业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进一步凸显其培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