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以土建类学科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近年来在传统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上,依托智能建造专业实现教育模式的创新突破。该校于2022年获批智能建造本科专业,通过交叉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协同,构建起适应建筑业智能化转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其2024届新工科方向毕业生已展现出66.67%考研录取率和96.67%就业率的亮眼成绩。
专业定位与培养模式创新
智能建造专业以土木工程为根基,深度融合计算机科学、物联网技术、机械自动化等学科,形成“专业+智能”的复合型知识架构。该校创新提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通过专业导师伴学习、专任教师伴创新、辅导员伴成长的联动机制,实现学生科研能力、工程实践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例如,“人人有项目,人人打比赛”的实践导向,推动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参与BIM技术应用、智能测绘等前沿领域项目,获得30余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
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建设
该专业课程设置凸显智能化与数字化特色,核心课程包括:
- BIM技术基础(建筑信息模型)
- 智能施工机器人编程
- 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
- 建筑全寿命周期监测
- 工程算法开发
实践环节占比超过40%,依托施工技术实训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12类专项实验室,构建起覆盖设计-施工-运维全链条的实践平台。学生需完成装配式深化设计、3D打印实验等16项实操训练,并通过校企联合课题接触中国建筑、中煤建设等企业的真实项目。
就业竞争力与升学优势
毕业生呈现多元就业路径,主要方向包括:
- 智能建造技术岗(BIM工程师、智能测绘师)
- 智慧城市管理(住建系统、交通规划)
- 科技企业研发(华为、腾讯等企业的工程算法开发)
- 传统工程领域升级(中建、中铁等央企的智能化转型岗位)
升学方面,近20%学生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高校攻读硕士,其学科竞赛成果和科研项目经历成为核心竞争力。2024年该专业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展本科拔尖人才联合培养,学生可获双校联合学士学位,进一步拓宽发展通道。
行业转型与专业发展前景
面对建筑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趋势,该专业重点布局智能运维、低碳建造等方向,其安徽省BIM工程中心已开展氢能建筑技术、电氢耦合系统等前沿研究。教师团队中涌现出满大伟等领军人物,主持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带领学生获“挑战杯”省级一等奖,并与铜陵市政府共建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推动技术成果转化。随着智能建造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该专业毕业生将在智慧工地管理、建筑机器人研发等领域获得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