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近年来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深厚积累,形成了独具优势的办学体系。该专业自1987年设立以来,已发展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其培养方向覆盖传统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是齐鲁大地工程教育的重要标杆。通过整合科研平台与校企资源,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学科建设方面,曲阜师范大学自动化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形成了多层次的学科支撑体系。该学科不仅是山东省首批工程学一流学科,还拥有运筹学与控制论省级重点学科和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学科特色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优势,尤其在随机控制理论和复杂系统建模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是交叉学科融合,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智能制造实验室和机器人创新中心;三是产学研协同,与歌尔股份等企业共建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了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电网优化等应用型课题。
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
- 自动控制原理与现代控制理论夯实理论基础
- 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强化实践技能
- 机器人机构学与嵌入式系统开发对接前沿技术
- 电力电子技术和过程控制覆盖工业应用场景特别设立杏坛卓越班,通过“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学习,第四年企业实习),学生可参与歌尔股份的智能设备研发项目,并获得最高9000元/学年的专项奖学金。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汇聚了包括泰山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在内的72人教学团队,其中70%教师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比56.9%。团队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发表论文6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等技术已实现产业化转化。实验教学条件同样突出,配备价值800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集群、智能制造生产线等设备,实验室面积达4500平方米,为学生提供接近工业实景的实训环境。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形成了“以赛促学”的创新生态。近三年学生在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50余项,2020届团队更斩获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小型组冠军。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超95%,其中40%进入国家电网、华为等企业,另有近半数学生考取985/211高校研究生,部分优秀校友已成为控制领域领军人物或高校学科带头人。这种培养成果得益于专业设置的双创教育模块,通过智能控制竞赛基地和创客空间,引导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工程项目。
专业发展前瞻性体现在对新工科趋势的快速响应。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显示,自动化位列全国四星级专业(第114名),其智能机器人方向已纳入省级重点发展计划。未来将深化国际合作,拓展与海外高校在自主无人系统领域的联合研究,进一步强化“人文情怀+工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