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校企合作)专业,通过深度整合行业资源与教育体系,构建起具有前瞻性的产教融合生态。该专业以“项目化教学+企业化实训”为核心模式,与长城新媒体集团、达瓦未来影像科技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形成从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共建到人才输送的全链条协同体系。通过冀云融媒体平台、舆情大数据系统等技术资源的开放共享,学生得以接触行业一线场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一模式不仅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更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在校企合作机制上,学院采取多维度资源互嵌策略。例如与长城新媒体集团唐山记者站联合开发“智能采编”和“舆情分析”实战课程模块,并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产业导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同时,与北京火酷星耀传媒公司探索“订单培养”和“创新创业孵化园”等合作形式,将企业真实项目嵌入教学环节,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这种双向赋能的合作机制,使教学内容始终紧跟行业技术迭代步伐。
专业课程体系以“三维模型制作”、影视特效开发、融媒体内容生产三大方向为支柱,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构建模块化教学单元。例如达瓦实训基地的课程设置包括:
- 次世代模型设计与高精度渲染技术
- 三维动画制作与角色绑定流程
- 灯光合成与虚拟场景搭建
- 后期剪辑包装的工业化标准训练
学生在6个月的企业实训中,需完成从基础建模到成品输出的全流程实践,其作品如《丐帮女弟子》《桃花岛女性中级弟子》等,已展现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化诠释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双师型”师资配置,既有学院教师负责基础理论教学,又引入企业专家开展技术攻关指导。达瓦教育教学总监陈建主导的实训项目,通过分解影视动画师、游戏动画师等岗位技能矩阵,制定分阶段能力达标体系。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不仅掌握ZBrush数字雕刻技术、UE引擎灯光渲染等硬核技能,更具备跨领域协作的项目管理思维。
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校企联合建立的融媒体技术研发中心成为重要载体。该中心依托长城新媒体的舆情大数据系统,开发出涵盖内容生产、传播分析、效果评估的实战教学平台。学生参与的实训作品如武侠主题三维模型,既可作为教学案例库素材,也可通过企业渠道实现商业转化,形成教育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良性循环。这种“教学-创作-应用”的闭环生态,正是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