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立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依托,构建了"旅游+电商"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岗位主导、技能递进、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教学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形成了覆盖电商全流程的育人生态。作为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重要组成单元,专业建设紧跟直播电商和短视频运营等新兴业态,为南疆乃至全疆输送具备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在专业定位与特色方面,电子商务被纳入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核心框架,与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形成协同发展格局。这种架构打破了传统学科壁垒,聚焦"旅游+"产业融合需求,培养既懂旅游产品策划又精电商运营的跨界人才。专业特别注重新媒体技术应用,通过校企共建的旅游电商直播中心,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运营,掌握从商品选品、直播脚本设计到流量数据分析的全流程技能。
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改革,构建了"通用能力+核心技能+跨专业拓展"的三层架构:
- 基础层涵盖电子商务基础和图形图像处理,夯实数字工具应用能力
- 核心层聚焦网店运营管理和新媒体营销,嵌入1+X证书考核标准
- 拓展层设置跨境电商和商务数据分析模块,对接区域外贸与智慧旅游需求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超过40%,通过电子商务协同育人中心的18个专项实训室,学生可完成从商品拍摄、网店装修到营销推广的完整项目闭环训练。
产教融合机制是该专业突出亮点,与巴州荣英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共建的新媒体产业学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学生在标准化的51间电商直播间中,使用专业级补光设备和摄像系统进行实战演练,部分优秀作品直接转化为企业商业案例。校企联合开发的"双精准"育人项目班已覆盖90%以上学生,通过混编师资团队指导,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在三大领域发展:
- 旅游电商服务:依托专业群优势,在博斯腾湖旅游公司等合作企业从事旅游产品线上推广
- 新媒体运营:胜任电商平台运营、短视频内容创作等岗位,年均对口就业率达78%
- 跨境贸易:借助新疆区位优势,参与中西亚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近三年学生获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2项,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区域电商企业的项目负责人。
专业发展紧密对接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通过建设集约共享型实训基地和研学旅行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未来将重点发展农产品电商和文旅IP孵化方向,依托学院建设的5个"1+X"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