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是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而设立的前沿学科,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德阳"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与西门子等国际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教学体系。学生不仅掌握数字化建模、逆向工程等核心技能,还能通过真实产线实践提升对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应用的实操能力,年均就业率高达98%以上。
一、培养方向聚焦数字化全流程能力
该专业以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工艺验证为核心培养目标,通过三个阶段强化能力:
- 基础能力:掌握机械制图、公差配合、工业机器人应用等基础知识;
- 专项技能:重点突破产品逆向设计、数字化产线仿真、数控编程等关键技术;
- 综合应用:在高温合金航空试件智能制造产线等真实场景中完成从设计到管控的全流程实训。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具备虚拟装配、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等7项核心职业能力,满足智能制造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融入西门子工业软件生态
专业课程设置突出"软硬结合"特色:
- 数字化设计工具链:包含NX、Tecnomatix等价值1.36亿元的工业软件,覆盖产品设计、工艺规划、虚拟调试等266个模块;
- 智能制造技术课程:开设《机电概念设计与虚拟调试》《增材制造技术》等特色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
- 认证体系衔接:学生可考取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1+X证书)和西门子工业软件工程师认证,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的双重认证。
三、实训平台配备全球顶尖智能制造设备
学校投入5000余万元建设四大实践中心:
- 德阳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拥有DMG五轴加工中心、库卡协作机器人等3600万元高端设备;
- 数字化旅行包产线:实现从订单下发到产品交付的数字化闭环;
- CAD-CAM实验室:配置110套图形工作站支持复杂曲面建模;
- 虚拟调试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验证产线运行逻辑,降低试错成本。学生在校期间可操作三坐标测量仪、增减材制造设备等先进仪器,完成质量数据分析与工艺优化任务。
四、职业发展构建多元上升通道
专业面向机械产品全生命周期设置就业岗位群:
- 设计端: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师(需掌握NX软件建模能力);
- 制造端:智能制造工艺工程师(要求具备CAM编程与产线仿真技能);
- 管控端:智能产线运维管理员(需通过PLC应用技术认证);
- 升学路径:可接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高职本科)或智能制造工程(普通本科)。近三年毕业生在成渝地区装备制造企业起薪达6000-8000元,技术骨干多任职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数字化制造等高端领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