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大气探测技术专业通过军地联合培养模式,为陆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军兵种输送专业技术士官。该专业以气象装备保障为核心,结合不同军种的实际需求,构建了覆盖地面观测、高空探测、装备维护等领域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专多向”的特色培养路径。
陆军方向:聚焦地面观测与实战保障
陆军定向培养侧重于地面气象观测和战场环境保障能力。学生需掌握自动气象站原理与测量方法,熟练运用气象数据维护与质量控制技术,为地面作战提供实时气象数据支持。课程设置中特别强化气象雷达维护与维修技能,培养学员在复杂地形下快速部署气象观测设备的能力。毕业生主要承担野战气象站的运行管理,确保陆军部队在训练和作战中获得精准气象情报。
空军方向:强化高空探测与装备维护
针对空军需求,专业设置高空气象探测和气象装备维护两大模块。学生需深入学习气象雷达原理与维护,掌握探空气球、气象卫星数据解析等高空探测技术。特别设置的空军气象装备维护方向,要求学员精通闪电定位监测仪等精密仪器的故障检修与检定流程。实践环节模拟空军基地真实场景,通过气象信息网络技术课程提升装备联网与数据传输能力,确保战机飞行安全和作战效能。
战略支援方向:技术融合与全域保障
战略支援部队培养突出多兵种协同和跨领域技术应用。课程整合气象基础、电工电子学和C语言编程,培养学员在网络空间部队中的气象数据解析与信息系统维护能力。重点训练学员运用自动气象站装备保障技术支援导弹发射、卫星测控等任务,同时掌握气象仪器原理与维修技能,为战略支援部队提供全天候气象技术保障。
气象装备维护方向:全链条技术保障能力
该方向以装备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构建三级能力体系:
- 安装调试: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掌握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的硬件组装与参数校准;
- 运行监控:利用气象信息网络技术实现设备状态远程监测,学习气象数据异常预警算法;
- 故障处置:在气象雷达维护与维修实训中,模拟极端环境下的设备抢修,强化故障诊断树分析方法应用。毕业生可独立完成从设备部署到报废更新的全流程技术保障,成为部队气象装备体系的“技术守护者”。
培养机制与军事素养融合
专业实行“三铸工程”育人模式:
- 铸魂:通过军事理论、党史教育筑牢政治信仰,近年涌现出航母舰载气象保障等典型事迹;
- 铸剑:依托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交叉课程,提升复杂装备操作能力;
- 铸形:采用军事化管理和实战化训练,学员需通过野外综合拉练和跨军种联合演习考核。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入伍合格率达98%以上,多人次在战区级比武中获奖。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