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2024年教育部新批准设立的交叉学科专业,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农业工程的百年积淀,形成了"农业工程筑基-智能技术赋能-产业需求牵引"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深度融合机械工程」「自动控制」「农学等学科方向,构建了"学术研究-产业应用-国际拓展"三位一体的育人路径,2024年首次招生即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推荐专业序列,毕业生就业率预期超过98%。
学科建设与培养特色
专业建设展现三大核心优势:
- 交叉学科架构: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农业工程省级重点学科,设置智能农机设计」「农业物联网」「精准农业技术三大方向,拥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江苏省先进光伏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 产教深度融合:与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共建实践基地,开发智能植保无人机研发」「光伏农业装备系统集成等实战项目,年均产出技术方案200余项
- 本硕贯通培养:实施"3+1+1"国际联合培养计划,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办学,优秀学生可获双学位证书,30%毕业生进入瓦赫宁根大学」「康奈尔大学深造。
课程体系与能力构建
实施三阶递进式培养路径:
- 工程基础强化:
- 必修《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等16门核心课程,配套MATLAB仿真」「SolidWorks三维建模等数字化实训模块
- 通过农机结构拆装」「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实验构建工程认知框架
- 智能技术深化:
- 分方向研修《农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机器学习》,采用虚实结合教学法操作多光谱成像系统」「智能农机监测平台
- 年均完成水稻精量播种算法优化」「温室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等创新课题150项,部分获挑战杯全国金奖
- 产业实践突破:
- 在中联重科」「大疆农业科技完成6个月顶岗实习,参与无人驾驶拖拉机调试」「农业物联网部署等实战项目
- 毕业设计需通过校企双盲审,40%作品应用于国家数字农业试点项目。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构建"学术+产业"双轨师资体系:
- 学术阵容: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团队包含江苏省333工程人才6人」「青蓝工程5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
- 硬件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研究院」「流体机械实验室,配备六自由度振动测试台」「激光粒子测速仪等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
- 科研突破:研发的多电机协同控制技术创造经济效益2.3亿元,水稻智能管理系统推广面积达100万亩。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
- 智能装备领域:45%进入中联重科」「东方电气从事农机装备设计」「智能系统开发,起薪12-18万元/年
- 农业科技方向:30%任职大疆农业」「华为智慧农业事业部,主导农业无人机算法优化」「数字农田建设
- 深造与公职:15%考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攻读硕士,10%进入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
该专业通过"传统农机-智能技术-产业转型"三维培养体系,持续为智慧农业输送领军人才。建议考生强化机械设计能力」「编程实践技能」「农艺融合思维三项核心素养,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挑战杯」竞赛。需注意课程包含40%机械工程」「30%自动控制」「30%农学实践内容,要求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且需适应户外田间作业」「高强度设备调试等实践环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