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紧密对接现代制造业与能源产业需求,形成了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该专业以培养具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电力系统运维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为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输送了大量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突出强电与弱电结合的特点,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完整知识链。
专业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融合,主要包含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核心课程。学生需掌握PLC编程、电力电子技术及单片机应用等关键技术,并通过虚拟仿真调试和工业机器人集成等实践环节强化操作能力。特别设置的智能电网通信课程,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融入电力系统,体现了专业的前瞻性。此外,工程制图及CAD和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等课程直接对接行业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配备电力系统供配电实训室、PLC电气控制综合实训室等10个校内实训基地,并联合新疆中泰化学等企业共建7个校外实训基地。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高压电工操作、智能电网设备调试等真实场景训练机会,使毕业生具备现场工程师所需的故障诊断与系统优化能力。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六年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毕业生起薪普遍达到4000-8000元,就业单位涵盖电网公司、装备制造企业及能源化工领域。
职业发展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既可从事电气设备制造、自动化系统集成等技术岗位,也能向电力系统调度、新能源并网技术研发等方向延伸。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模式,与金川集团、徐州矿务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定向就业和职业晋升通道。同时,专业注重编程技能培养,鼓励学生掌握C++、Python等语言,以适应工业4.0时代对数字化技术的需求。
对于学习者而言,建议在低年级夯实数学与物理基础,特别是微积分和电路理论的深度理解。高年级阶段需重点提升自主项目开发能力,例如通过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或电气控制创新实验积累实战经验。校方强调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推荐学生关注智能电网和工业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动态,积极参与挑战杯等学术竞赛以拓展视野。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需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综合考量多学科交叉特性和行业发展前景,做出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