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首家演艺类高职院校,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始终将安全保卫管理作为校园治理的核心任务。该校通过制度体系构建、技术手段升级、专业人才培养等多维度举措,形成了一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特别是在2025年春季学期,随着学校规模扩大至20888人,其安全管理体系展现出更强的系统性和创新性,这既源于办学定位中对"平安校园"的持续追求,也得益于与时俱进的科技创安理念。
在制度保障层面,该校构建了"三级责任体系"。校级领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党委书记潘登斌在安全检查中强调"全覆盖、零死角"原则。中层部门执行《安全稳定工作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10余项规章,通过"五防"机制(防火、防盗、防毒、防群体事件、防突发事件)落实具体工作。基层单位则建立了"网格化管理"模式,从班级保卫委员到宿舍管理员形成垂直管理链条。这种分层管理体系使安全责任具体到人,例如在2025年3月的消防隐患整改中,通过"销号管理"制度实现问题闭环处理。
技术防控系统的迭代升级显著提升了安全效能。学校投入近五十万元建设数字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教学楼、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智能安防系统整合了人脸识别、车辆道闸、消防自动报警等功能,2025年启用的道闸系统将教职工车辆与外来车辆分类管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在北海影视学院试点建设"微型消防站",配备103具新型灭火器,并通过40多张标准化操作图示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这种"人防+物防+技防"的融合模式,使安全事件处置效率提升60%以上。
在专业建设方面,安全保卫管理专业成为特色培养方向。该专业设置消防管理、防卫控制、智慧安保运营等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实训"双轨教学模式。学生需在安保企业完成岗位实习,参与真实场景的防暴处突演练。2025年专业评估显示,毕业生持有保安员证和消防设施操作员证的比例达92%,就业方向涵盖校园安保主管、警务辅助等岗位。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既服务校园安全需求,又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
隐患排查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构筑起预防屏障。该校实行"三级检查制度":
- 日常巡查:保卫处24小时轮值,重点检查违规电器和消防通道
- 专项检查:校领导每季度带队排查实验室危化品、食品安全等风险点
- 联防联控:与驻地派出所建立警校联动,2025年开展周边环境整治200余次通过建立安全隐患台账,2024-2025学年累计整改问题127项,其中用电安全占比38%,网络安全问题同比下降45%。
安全教育体系的创新实践强化了师生安全意识。该校构建"三维教育模型":
- 知识普及:通过安全讲座、网络微课传播防诈骗等知识
- 技能实训:每学期组织火灾疏散、反恐防暴实战演练
- 文化浸润:在艺术类专业融入安全主题创作,如编排消防主题舞蹈剧目2025年"开学第一课"数据显示,新生安全知识测试合格率较上年提升28个百分点,这种将专业特色与安全教育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