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陕西省排名前列的特色专科,以服务区域能源化工产业为定位,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与"校企合作"双轮驱动,构建了"理论+实训+岗位"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瞄准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智能化升级需求,重点培养掌握过程控制与智能仪表维护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三年学制中需完成电工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基础课程,并通过DCS控制系统、PLC实训等实践环节强化技能。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三大核心素养:
- 科学文化素养:通过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编程等课程构建数字化思维
- 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化工仿真实训室、DCS实训基地开展项目化教学
- 职业发展潜力: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建立"课堂—实训—企业"的螺旋式培养路径
二、课程体系与技能培养
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架构:
- 专业基础模块:
- 电工电子技术
- 化工制图与CAD
- 计算机控制原理
- 核心技能模块:
- 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调试(含DCS、PLC)
- 自动化仪表检测与维护
- 化工安全技术
- 实践强化模块:
- 煤化工仿真实训(320学时)
- 仪表安装调试竞赛
- 企业跟岗实习(累计超6个月)
特别注重证书融通,学生可考取仪器仪表维修工、电工等职业资格,实现"课证共生"的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该专业建有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实训基地,配置价值1289万元的化工实训车间、工业分析中心等设施。实践教学呈现三大特色:
- 企业实景化:与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等世界500强共建实习基地
- 项目实战化:开发智能挑战赛、西门子杯等赛事训练系统
- 技术前沿化:引入人工智能监测、现场总线控制等新技术实训模块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国家级工业机器人竞赛三等奖等荣誉,展现出强劲的实战能力。
四、就业前景与行业需求
受益于榆林高端能化基地建设,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态势,连续三年实现100%就业率。就业方向主要包括:
- 过程控制工程师:从事自动化系统调试运维,首年月薪达4500-6000元
- 仪电维修技师:在神华宁煤、兖矿集团等企业承担设备维保
- 智能装置技术员:参与DCS控制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数据显示,区域企业年需求量超300人,且随着智慧工厂建设加速,掌握工业互联网、智能仪表等新技术的毕业生更具职业竞争力。通过"订单班"培养模式,部分学生入职即获延长化建等企业技术骨干培养资格,职业发展通道清晰可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