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的重要专业方向,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依托学校70年交通行业办学积淀,形成了"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鲜明特色。该专业由1953年建校初期的筑路机械专业演变而来,2013年入选教育部校企合作典型案例,2025年位列湖北省同类专业排名首位,其发展历程映射着我国交通建设智能化转型的时代轨迹。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体系上,该专业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架构:
- 知识维度:覆盖机械制图与CAD设计、柴油机智能控制系统、无人驾驶工程机械技术等前沿领域
- 能力维度:通过"沃尔沃建筑设备华中能力发展基地"等平台,强化工程机械智能运维、故障云诊断、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践能力
- 素养维度:融入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证书体系,将"1+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模块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智能+交通"交叉融合特征,核心课程包括:
- 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含PLC与传感器技术)
- 智能施工机械操作与维护(覆盖挖掘机、摊铺机等智能设备)
- 新能源动力系统检修(对接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
- BIM施工协同技术(实现机械作业数字化模拟)特别设置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模块,通过三维建模与仿真系统提升学生对智能设备的认知深度。
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四维联动"机制:
- 订单培养:与三一重工、中交二航局等共建"宏信班""九州龙班",实现入学即入职的定向培养
- 设备共享:企业捐赠价值千万的智能挖掘机、无人压路机等教学设备
- 师资共建:企业技术骨干承担40%实践课程,教师年均参与重点工程顶岗实践超80天
- 研发协同:近三年合作开发工程机械远程监控系统等6项专利技术
就业服务体系呈现"双高"特征:
- 就业率高:连续五年保持98%以上,其中智能设备运维岗位占比提升至65%
- 就业质量高:毕业生入职首年平均薪资达6500元,职业发展通道涵盖智能设备管理师、智慧工地技术主管等新兴岗位典型就业单位包括沃尔沃建筑设备(中国)售后技术中心、湖北路桥智慧工地项目部等,部分优秀毕业生参与过深中通道、鄂州花湖机场等国家重大工程智能施工。
在教学创新方面,专业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体系:
- 岗位标准:参照《智能工程机械运维工程师职业标准》开发课程
- 竞赛平台:依托"湖北工匠杯"等赛事,近三年获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8项
- 证书衔接:将建筑信息模型(BIM)、无人机操作等证书考核融入教学过程特别设立的智能施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还原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的施工场景,实现教学过程与工程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