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建造技术专业紧扣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和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培养掌握BIM技术、智能测绘、物联网应用等核心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面向房屋建筑业、智能施工企业等领域,形成了从理论教学到岗位实操的完整培养链条,为建筑行业输送具备精益建造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训"三级递进模式。专业基础课程涵盖建筑构造与识图、BIM建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模块,着重打牢数字化建造基础。核心课程聚焦智能建造施工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智能检测与监测技术等前沿领域,引入Python程序设计和智慧工地管理等跨学科内容。实习实训环节通过"施工方案编制""智能测量"等真实场景模拟,在中建五局、中铁十一局等校企共建基地开展岗位实习。
师资团队配备凸显"双师型"特色,74人的专任教师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30%,包含自治区技术能手和教学名师。依托BIM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室等价值4600万元的实训设备,开发了覆盖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全流程的实训体系。校企联合开发的广联达斑马梦龙网络图绘制软件、Revit建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贯穿于智能施工组织和装配式构件生产等教学环节。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在BIM技术应用领域,可从事建模员、深化设计员等工作
- 面向智能测绘企业承担三维实景数据采集与分析
- 在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负责智能化生产管理
- 进入中建集团等龙头企业参与智慧工地建设
- 转型为智能建造系统运维工程师或项目经理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单位包括碧桂园集团、深圳长城工程等知名企业。
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覆盖1+X证书与行业资质双通道,学生可考取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建造设计与集成应用等职业技能证书,同步对接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教学成果获得柳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并参与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共建项目,凸显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视野。
在培养成本方面,该专业学费为7500元/年,相较传统建筑类专业高出20%,但匹配了更先进的智能建造实训设备和企业定制化培养方案。通过"现代学徒制·中天班"等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学生在大二即可进入中建八局南方公司等企业进行带薪实习,有效缩短职业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