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在准备投产阶段涉及从固定资产购置到原材料投入的全流程经济业务,其会计分录需严格遵循小企业会计准则,准确反映资金流动和成本归集。这一阶段的核心在于将资源转化为生产条件,并通过会计记录形成完整的成本核算链条。以下从固定资产配置、原材料采购与领用、人工与制造费用归集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固定资产购置与安装
纺织企业投产前需配置纺纱机、织布机等设备,其会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
- 无需安装的固定资产:直接按购置价款及相关税费入账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 需安装的固定资产:需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过渡
- 购置设备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 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 安装完成后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原材料采购与生产领用
原材料是纺织业的核心生产要素,典型流程包括:
- 预付货款采购:若货未到但款已付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 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 生产领用:根据生产任务分配至具体产品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例如采购棉花、化纤时,需按品类设置明细科目,便于成本追踪。
人工成本与制造费用归集
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构成产品成本的间接部分:
- 生产工人工资:
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制造费用归集:
- 车间物料消耗: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 管理人员工资: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 水电费、折旧费: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累计折旧
- 费用分配:期末按工时或产量分摊至产品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完工产品成本结转
当产品完成全部生产工序时,需将生产成本转入库存商品: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例如某批次布料总成本81,000元(含材料31,000元、人工40,000元、制造费用10,000元),需完整反映各成本构成。
通过上述流程,纺织企业可系统记录投产阶段的资源投入,为后续销售成本核算及利润分析奠定基础。实务中需注意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分离处理(如原材料采购按13%税率抵扣),以及委托加工物资的特殊场景(如坯布染色费用计入委托加工科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