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于2024年新增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该专业立足大健康产业需求,以培养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及康复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面向体育、康养等行业的职业群,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专业,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实训资源丰富,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操能力,为区域健康服务业输送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理论与核心技能两大模块。基础课程包含运动解剖基础、运动生理基础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学生建立人体机能与健康管理的科学认知;核心课程聚焦康复评定技术、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和体能训练,融入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形成“中西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计强调“健康第一”理念,通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多维度知识整合,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管理思维。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校内体育保健实训室、康复治疗技术实训室等先进设施,并与珠三角及粤东地区的康复保健中心、健康管理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基地。学生可参与以下流程提升实操能力:
- 运动损伤评估:学习使用专业仪器进行伤病诊断;
- 康复方案制定:结合中医推拿与物理治疗设计个性化方案;
- 健康指导实践:在合作企业开展慢病管理、运动保健等服务。这种“校中厂、厂中校”的模式使教学过程与职业场景无缝对接。
就业方向覆盖运动康复指导、健康管理师、保健调理师等岗位群,毕业生可进入健身机构、康养中心、医疗辅助机构等领域。职业资格证书路径清晰,包括运动防护师、医疗康复师、健康管理师等含金量高的资质认证。数据显示,该专业与学校共建的大健康产业学院已引入中医AI诊断系统、健康辨识仪器等智能设备,助力学生掌握数字化健康管理技术。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特色:一是产教融合深度化,通过元宇宙产业学院、跨境电商实战学院等跨学科平台,拓展健康服务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场景;二是课程思政立体化,将职业伦理教育融入晨课体系,强化学生“医者仁心”的服务意识;三是资源整合区域化,依托潮汕地区中医药产业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保健康复课程模块。这种“技术+人文+区域”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既符合国家标准,又彰显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