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师范学院的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是该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自2008年获批教育部特色专业以来,始终聚焦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领域。该专业依托湖北省重点学科教育学和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构建了“红色文化引领、能力产出导向”的培养体系,致力于为基层教育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教育情怀的复合型人才。其办学特色体现在课程设计、实践平台和就业路径的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
从专业定位看,教育技术学(师范)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为核心,培养目标明确指向中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者。课程体系覆盖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等理论课程,以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教育视频编导等技术实践类课程,强化学生数字化资源开发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基础教育需求,例如将微课设计与制作等前沿技能融入教学,确保学生掌握适应智能教育时代的核心能力。
实践培养环节采用“全程浸润式”模式。一方面,校内建有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提供虚拟演播室、智能教育实验室等硬件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师范生技能竞赛和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等平台锤炼实战能力。数据显示,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8项,省级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占比显著提升。这种“以赛促学”机制,有效提升了毕业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教育信息化运维等岗位的竞争力。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连续五年保持96%以上就业率,其中70%以上毕业生通过考研或考编进入教育系统。主要职业路径包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育科技企业研发人员及教育信息化管理者。以2023届毕业生为例,约40%进入黄冈及周边地区基础教育单位,成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此外,专业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合作的中外办学项目,为部分学生开辟了国际教育技术研究的深造通道。
对于未来发展,建议学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教育和STEAM教育等新兴领域。专业课程中已增设数据结构、Python编程等技术模块,但需进一步强化教育机器人开发、智慧课堂设计等跨学科能力。校方近年推动的“百名博士引进工程”为专业注入科研活力,未来可依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更多能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