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作为其航空类重点建设方向,依托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22年开始招生,是安徽省唯一同时布局民航、通航与地面服务专业群的高职院校,填补了省内航空专业体系建设的空白。通过整合航空产业资源与教学资源,学院为通航领域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下文将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通航飞机维护领域,培养具备通用航空器结构检查、部件拆装、故障分析等核心能力的技术人才。课程设置遵循航空运输类专科标准,构建了以固定翼飞机构造与维护、直升机构造与维护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覆盖航空机械基础、活塞发动机原理、航空电子系统等模块。专业特别强调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的学习,确保学生掌握行业规范。
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工学交替"模式,依托校内航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校外合作企业资源。学生需完成对典型通用航空器部件的拆装测试,例如通过飞机发动机实训中心进行活塞发动机维护实操,并在虚拟仿真实训室掌握数字化维修技术。学院与东方航空技术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蜂鸟通航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提供航线维护、定检工作等真实场景的岗位实习机会。
从就业竞争力来看,该专业实施"订单班"培养模式,毕业生可进入通航公司、通用机场从事机务员、定检员等岗位。据行业数据显示,中国航空维修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达1500亿元,年均增长率15%,而通航领域的技术人员缺口尤为突出。学生通过考取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中级)和"1+X"证书,可进一步提升职业资质适配性。
该专业的特色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学资源对标国际标准,师资队伍中90%以上持有民用航空器维修执照或机型执照,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二是产教融合投入力度大,省发改委专项资助建设的1600万元航空实训基地包含机库、地面服务中心等设施,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操的全链条支撑。此外,专业通过"分类考试招生"拓宽生源渠道,招生范围覆盖理科考生并设置身体条件限制,确保人才培养的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