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作为福建省最早开设航海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其专业建设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为导向,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该专业依托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理优势,结合行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近年来通过中国海事局专业认证,并与多家航运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从人才培养到就业输送的完整链条。
培养体系与核心课程
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培养目标,围绕船舶驾驶、航运管理两大核心能力展开教学。主干学科为交通运输工程,课程设置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
- 理论课程包括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设备、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覆盖船舶航行原理与环境分析;
- 技术应用课程如GMDSS通信设备与业务、航海雷达与仪器,强化现代航海技术操作能力;
- 法律与管理模块设置航运业务与海商法、船舶管理,培养复合型行业人才。实践环节通过船舶模拟器训练、GMDSS操作和海上实习,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航线、指挥航行的实操能力。
半军事化特色管理
学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由专职教师与高年级学生组成的委员会共同执行。日常管理中:
- 学生需每日穿着统一正装或作训服,参与晨间队列训练;
- 宿舍实施标准化内务管理,要求桌面无杂物、床铺豆腐块折叠;
- 定期开展航海技能竞赛、军事素养考核,培养纪律性与团队协作意识。这种管理模式使毕业生在抗压能力、执行力方面显著优于同类院校学生,更适应远洋工作环境。
师资与行业资源
专业师资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0%,包含多名具有20年以上航海经验的远洋船长。例如副院长黄文燕曾任职国际航线船长,主导船舶操纵与避碰课程开发;苏瑞华船长将实际案例融入航运法规教学,提升课堂实战性。校企合作方面,与中泉船务、福建海运集团共建实训基地,提供三副适任证书培训,近十年累计培养船员2.5万人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进入海事局、海关等事业单位。
认证体系与升学就业
该专业通过STCW国际公约适任标准认证,毕业生可考取海船船员证书。职业路径呈现多元化:
- 航运企业:担任船舶驾驶员、航运调度;
- 政府机构:报考海事局、航标处等岗位;
- 深造方向:对接大连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2024年录取数据显示,物理类考生最低投档分为498分,超本科线50分,生源质量持续提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