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立足泸州、辐射川滇黔渝相邻区域,构建了覆盖酒店管理、旅行社运营、景区服务三大核心领域的课程体系,配备总值超40万元的6大实训基地,与温德姆酒店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分析其培养方案、实践平台和就业数据,可发现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资源配置、职业发展通道等方面具备显著特色。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双素质融合"发展模式,既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又强化人文素质塑造。课程设置包含旅游概论、导游业务、酒店督导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茶艺与茶文化、咖啡调酒实训等特色实践课程。通过"1331"人才培养模式,将旅游电子商务、研学旅行策划等新兴业态知识融入教学,使学生掌握计调、旅游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核心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大亮点:
- 校内建设有3D导游模拟实训室等6类专业实训室,生均实训设备值达4731元
- 校外与尧坝古镇、成都环球中心等景区建立实习基地,形成"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级进阶体系
- 引入Opera酒店管理系统等智能实训平台,实现"虚拟仿真+生产性实训"双轨并行。近年学生参加省级导游技能大赛获三等奖,证实了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方面创新"订单班"培养机制,与苏州知音温德姆至尊酒店等企业共建人才共育平台。企业不仅参与课程开发,还提供5000元/生助学金,构建"校内学习→企业实训→定向就业"的闭环通道。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旅行社计调、景区运营、酒店管理等岗位供不应求,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9%以上。
专业建设成果体现在两方面:教学团队拥有文旅部专家1名、全国高级导游2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0%;教学资源获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认定,专业群入选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A档。这些优势使该专业在武书连2020高职旅游大类排行榜中位列四川第一,成为区域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