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10211)是该校信息工程学院的重点建设方向,面向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需求,培养掌握工业网络互联技术、工业设备运维及工业APP开发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采用三年制专科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理论教学与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相结合,形成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与运维为核心的专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聚焦人机物全面互联和全产业链数字化连接的工业互联网特性。课程体系涵盖工业APP设计与开发、工业网络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三大核心模块,同时融入PLC控制技术、工业数据采集等实践性内容。例如,工业以太网及现场总线技术课程通过模拟工厂环境中的设备通信场景,培养学生解决工业网络拓扑规划与故障排除的实际能力,而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应用课程则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强化学生的大数据分析与系统部署技能。
实训资源建设方面,专业依托国家级现代工业技术及信息化实训基地,配备了工业互联网虚拟仿真中心、工业数据采集实训室等19个专项实验室。其中,5G工程技术中心和人工智能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工业场景下的边缘计算与智能决策训练,而鲲鹏产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平台则打通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闭环链路。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平台,参与工业网络布线、工业机器人编程等实战项目,近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
师资团队由河南省教学名师、技术能手及企业高级工程师组成,双师型教师占比达100%。团队不仅承担省级科研项目25项,还主导开发了国家级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核心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CEC-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项目贯穿、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将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分解为系统规划、设备调试、安全防护等阶段性任务,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职业能力框架。
就业前景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互联网转型企业,从事工业网络设备配置、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维、工业APP开发等岗位。据统计,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0%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黄河集团、中科曙光等合作企业,参与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生产线改造等前沿项目。随着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专业还新增了工业互联网技术综合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工业物联网与智能工厂领域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