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工商学院的自动化(校企合作,机器人方向)专业自2006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工业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人为核心培养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该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结合校企合作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2023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在山东省内招生规模稳定,普通类一段录取最低分为485分,录取位次约20.26万,学费标准为10400元/年。
聚焦智能机器领域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着重强化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制造系统开发和机器学习算法等领域的核心能力。通过“3+1”教学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企业实训),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运动控制、过程控制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关键技术。培养方案特别设置机器人控制基础实训、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等实践课程,确保毕业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融合前沿技术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涵盖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及仪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
- 核心应用课程:如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Python语言与机器学习算法,聚焦智能机器领域的前沿技术;
- 特色实践课程:依托烟台市智能系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和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资源,开设机器人编程及实践、智能制造信息系统开发等实训项目。
校企协同育人的创新模式
该专业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双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实现产学研融合。企业工程师参与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机器学习综合实训等课程设计,引入真实案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合作企业还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推荐,近五年毕业生进入东方电子、杰瑞石油等上市企业的比例显著提升,2021年就业率达90%,部分学生成长为科捷机器人等企业的技术骨干。
高水平师资与科研支撑
专业师资团队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领衔,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其中博士占比66.7%,硕士生导师6人。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科研实力强劲。依托山东省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可参与智能车竞赛、机器人创新设计等学科活动,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
多元化的升学与就业前景
该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和自动化装备领域就业,或通过考研进入985/211院校深造。2021年数据显示,考研率达32.4%,多名学生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就业方向涵盖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控制软件开发和智能装备维护,起薪水平高于传统工科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还可优先获得合作企业的定向培养机会,职业发展路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