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环境工程专业立足国家生态文明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与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校本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势,与新疆能源产业深度结合,构建了覆盖水污染控制、固废资源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成为服务西部环境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学科建设与研究方向
校区环境工程专业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基础,依托校本部资源实现差异化发展。学科聚焦油气生产加工、煤炭清洁利用等产业需求,形成三大核心方向:污水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固体废物清洁回收与综合利用、脆弱生态修复与工业生态工程。通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与企业横向课题,团队在石油污染治理、矿区生态修复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助力自治区绿色矿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专业课程设置强调工程技术与管理规划双轮驱动,核心课程包括:
- 环境化学与环境微生物学(污染机理分析基础)
- 水污染控制工程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治理核心技术)
-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与管理(政策与决策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通过“三段式”体系推进:低年级开展环境监测实验与仿真模拟,中高年级进入克拉玛依南郊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固废中心等基地实习,毕业设计环节结合企业真实案例完成污染治理方案设计。
师资力量与平台资源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0%,博士学历教师9人,团队包含自治区天山英才等人才计划入选者。实验室配备环境催化材料合成、石油污染模拟修复等先进设备,并与克拉玛依顺通环保等企业共建5个产学研平台。学生可通过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参与导师课题,在油田废水处理、煤化工废气净化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就业导向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环保部门、石油石化企业及科研机构,近三年就业率保持95%以上。专业通过工程师学院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开设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等定制课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团队深度参与克拉玛依光伏制氢耦合CCUS等示范工程,为区域能源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