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立足新闻传播学领域,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趋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通过构建新媒体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双轨并行的教学模式,强调对数字技术、媒介运营与传播规律的深度融合。课程设置涵盖内容生产、数据分析和媒介管理三大方向,并依托校企合作强化实战能力。从培养方案来看,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媒介融合的行业变革,形成跨平台传播的复合型竞争力。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明确提出要塑造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需系统掌握新媒体研发、内容策划及舆情管理等核心技能,能够胜任政府机构、新闻出版行业及互联网企业的多元化岗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体系将网络舆情分析与危机传播作为重点,凸显对数字化社会治理需求的响应。这种定位使毕业生既能参与传统媒体转型,也能主导新兴平台的创意传播。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导向。核心课程包括:
- 数字视频编辑与制作(含非线性剪辑与视听语言)
- 网络新闻采编全流程(采访、写作、编辑、发布)
- 数据挖掘与分析(含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应用)
- 新媒体内容策划与设计(涵盖H5、信息可视化)
- 电子商务原理与实务(结合网络营销策划)
值得注意的是,融合新闻报道策划与运作课程采用项目制教学,要求学生完成从选题策划到多平台分发的全链条操作。这种课程设置既保留了传统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又融入短视频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等新技能训练。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通过实验室模拟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应用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响应式网站开发,而网络节目制作技术课程则引入虚拟演播室系统。据培养方案显示,学生需在大三完成至少200学时的媒体机构实习,并在毕业设计中呈现包含图文、视频、交互设计的融媒体作品集。这种强调产出的考核方式,有效衔接了课堂学习与行业需求。
就业方向上,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三类机构:传统媒体转型部门(如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互联网企业(内容平台运营岗)以及政府部门(网络信息办公室)。其中,网络营销策划与管理、自媒体运营、舆情分析师成为近年热门岗位。培养方案中特别提及的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能力,使部分毕业生进入UI/UX设计领域,展现了专业培养的跨界延展性。数据显示,超过60%的毕业生在长三角、成渝地区的新媒体集群就业,体现出区域经济与专业定位的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