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九十年师范教育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5年招收本科生以来,已发展为拥有近400名在校生和22名专任教师的优势学科,2020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1年入选首批地方院校优师计划,在2022年校友会应用型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2(六星级)。这些成就彰显了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引领地位,为探索新时代教师培养模式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培养体系建构方面,该专业实施"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实践技能深度融合。依托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构建起U-G-C-S协同机制(高校-政府-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通过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局的战略合作,实现师范生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无缝对接。专业课程设置突出跨学科融合,设置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等特色课程,并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教学测评实验室、STEM教育中心等数字化平台融入教学,强化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
课程体系呈现三大特色模块:一是教育理论模块,包含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等核心课程;二是学科融合模块,设置现当代文学、高等数学等文理交叉课程;三是实践创新模块,通过同课异构协同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项目培养学生教学反思能力。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自主生长式教师发展"培养路径,依托国家级精品课程《班主任之友》和省级精品课程资源,构建贯穿四年的分层递进实践体系,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
在实践平台建设上,该专业拥有"双协同"育人网络。对外联合49所基地学校建立"5个一体化"平台(思政课、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内打造行知实验班、卓越教师班等特色项目。通过光谷名师驻校工作站和基础教育科研联盟,实现高校教师与中小学名师双向流动,近三年促成183名师范生高质量就业,培育出大批能胜任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发展成果体现在三大维度:教学质量方面,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科研成果方面,主持62项省级专项课题,出版《班主任之友》等核心期刊;社会影响方面,作为省小学教育专业联盟理事长单位,其创建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模式被列为省级示范项目。这些成就使该专业成为华中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为新时代教师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