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通过创意设计、数字艺术、智能建造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构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开设的建筑设计专业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为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师资配置方面,学院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与学术带头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师及高级工程师占比超过30%,团队中既有来自同济大学的资深工程师,也有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的教师。例如,专业带头人曹志芳副教授主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全国测绘技能竞赛一等奖;吴学云教授团队则在工业设计领域取得15项国家专利,形成"产教融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这种"双师型"教师结构为学生提供了行业前沿技术与工程实践经验的双重保障。
课程体系以BIM技术应用为核心,构建了模块化教学框架:
- 基础模块涵盖建筑制图、材料力学等理论课程
- 技术模块强化施工组织设计、钢结构设计等工程能力
- 创新模块融入3D打印建筑、无人机测绘等数字化技能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推演实训室和BIM综合应用实验室,学生可模拟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管理的全流程操作。学院还与广东粤建等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即参与真实项目,实现课堂与工地无缝对接。
招生培养体现多元化特征。该专业面向历史类、物理类考生招生,2023年计划录取37人,学费标准为16800元/年。通过"三二分段"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可直升对接院校深造。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该专业录取最低分仅162分,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升学通道。就业方向覆盖建筑设计院、施工企业、装饰公司等领域,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500元/月,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广睿地理信息等高新企业从事BIM工程师岗位。
竞赛成果彰显教学实力。近三年该专业学生在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斩获BIM数维设计建模一等奖,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建筑工程测量赛项获国赛二等奖。这些成绩得益于"以赛促教"的培养策略,学院每年组织超1000人次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