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扎根于百年师范教育传统,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广西首批开设本科层次小学教育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依托初等教育学院的深厚积淀,以“多能一专、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基础教育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多元化的师资配置以及持续深化的教学改革,该专业已成为广西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
培养目标聚焦于“高素质复合型”定位,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教育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学生需掌握小学语文、数学等核心学科教学技能,同时具备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及教育研究能力。这种“一专多能”模式突破传统单一学科培养,契合小学教育对教师综合素养的要求。例如,专业方向涵盖综合文科、综合理科、英语等领域,并通过全科教师培养项目强化学生适应乡村教育需求的能力。
课程体系采用“宽基础+强实践”的框架,包含三大模块:
- 教育理论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政策法规);
-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课程(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教学设计);
- 实践创新模块(微格教学、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引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并建设了涵盖电钢琴实训室、希沃智慧教室等先进设施的实验教学中心,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
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拥有正高职称教师7人、副高职称20人,其中包含全国模范教师、广西教学名师及特级教师,并聘请35位基础教育一线专家担任兼职导师。这种“高校+小学”的双导师制,确保教学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同时,学院承担国培计划、区培计划等教师职后培训项目,累计培训小学教师超2万人次,形成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生态。
在实践培养层面,学院构建了“四年贯通式”实践体系:
- 大一至大二开展基本功训练(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
- 大三进入微格教学与模拟课堂;
- 大四完成教育实习与毕业论文双轨考核。此外,师范生技能展演厅、校外实践基地等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机会,近三年学生在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展现了扎实的专业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连续多年保持95%以上就业率,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广西及周边地区小学,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岗位及教育管理领域。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小学教育(壮汉双语方向)更是广西独有,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双语教学人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深化,这种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创新力的培养模式,将持续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