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财经学院的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立足浙江影视产业资源,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构建了覆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领域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象山影视学院,将课堂延伸至横店影视城、浙江电视台等实践基地,通过双导师制和项目化教学,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与行业适应力。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微短剧等新业态崛起,专业方向进一步向数字化内容创作倾斜,毕业生在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等领域展现较强竞争力。
专业特色与行业资源深度融合是该专业的重要优势。学院与象山影视城、中国海影城等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生可直接参与剧组拍摄、节目制作等真实项目。例如,摄影摄像课程中,学生使用专业设备完成影视作品全流程创作;策划类课程则引入企业真实案例,要求学生完成从创意提案到执行落地的完整训练。这种“流动课堂+移动片场”模式,使理论学习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学生毕业时已具备相当于行业初级岗位的工作经验。
课程体系以技术应用与创意表达双线并行为框架。核心课程包括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策划、数字剪辑等硬核技能模块,同时设置影视剧本写作、视听语言等理论课程。实践环节占比高达40%,学生需完成至少3个学期在电视台、影视公司的顶岗实习,并参与校内外联合摄制的微电影、纪录片等项目。例如,2024年学生团队创作的纪录短片《明天不是第二天》成功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展现了从策划到成片的综合能力。
数字化技术赋能是专业发展的新方向。随着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业态爆发,课程新增新媒体运营、数字调色等模块,并与雅戈尔直播电商创新中心合作开设实战项目。学生通过运营企业账号、制作电商短视频等内容,掌握流量分析、用户画像等互联网思维工具。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也能快速适应MCN机构、自媒体平台的创作需求。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分布特征。约60%毕业生进入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从事剪辑、导演助理等工作;25%选择新媒体领域,担任短视频编导、直播内容策划等职位;另有部分学生通过“3+2”专升本通道进入广播电视编导本科深造。值得注意的是,专业与706影视双创中心共建的影视文化学习工场,为学生提供短剧创作、影视特效等前沿领域实训,近年来向行业输送了大量精通微短剧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