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的建筑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超过60年的办学历史,202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住建部本科教育评估,并具备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依托学校“大土建”学科群优势,形成了以徽派建筑研究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地域文化传承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广受认可。
专业培养模式:纵横结合与多方协同
专业采用“2+3”培养模式,前两年注重通识教育和建筑基础技能(如制图、空间认知),后三年通过精专方向课程(如城市设计、绿色建筑)深化实践能力。课程体系贯穿“学科交叉”理念,融合土木工程、环境设计等学科,强化综合能力。例如,建筑设计课程从单一空间设计逐步进阶到复杂城市综合体设计,同时引入徽州古建筑解析、历史街区更新等特色课题,将地域文化融入教学全周期。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专业基础课:包括建筑概论、建筑物理、建筑构造等,夯实设计基础;
- 专业课:以建筑设计为核心,涵盖中外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技术整合等;
- 选修课:拓展智能建筑、生态建筑、建筑防灾等前沿领域。实践环节设计为五级递进式:
- 一年级:美术写生与建筑认知实习;
- 二至四年级:古建测绘、生产实习、乡村规划设计;
- 五年级:毕业设计与综合检验。
地域特色与科研平台
专业立足徽州文化,设立徽派建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徽派建筑传承与示范基地,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古建筑改造等研究。学生通过徽州古建筑测绘、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等实践项目,掌握文化遗产活化技能。科研团队曾参与黄山市“百村千幢”工程,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转化为教学案例。
师资与教学资源
师资团队48人中,高级职称占比54.2%,教师多毕业于“建筑老八校”及海外名校。教学设施包括:
- 专用设计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和模型工坊;
- 实验室集群:建筑物理实验室、数字建造实验室等,设备总值超1000万元;
- 校企合作平台:与30余家设计院、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实习与课题研究。
就业与升学前景
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约30%毕业生进入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深造,60%进入建筑设计院或大型房企。校友中涌现省级设计大师、知名事务所创始人等,如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江海东、同济设计集团副院长江立敏。专业通过国际联合教学(如台湾东海大学交换)和学科竞赛(如“紫金奖”建筑设计大赛)提升学生竞争力,近四年获150余项国内外奖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