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由原“财务管理”专业演变而来,2019年设立招生,2021年更名后进一步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元素。该专业立足上海及周边地区,致力于培养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形成了“课证融通、校企协同”的特色培养模式。以下从培养目标、专业特色、核心资源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培养目标:技术与管理的交叉融合
该专业以“智能财务+数据技术”为核心,强调培养具备职业道德、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智能财务分析、税务筹划、预算控制等核心技能,同时通过ERP系统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课程学习,形成数字化管理能力。专业定位精准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注重解决企业财务流程中的数据驱动决策需求。
二、专业特色:多维支撑的实践体系
- 课程体系分层递进
建立“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架构,基础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夯实专业根基,高阶课程如财务与商业数据可视化分析强化技术应用,形成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结构。 - 1+X证书深度嵌入
作为“金税财务”“财务共享”1+X证书试点专业,2020年证书通过率达90%以上。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融合,学生可凭证书置换学分,实现“学习-考证-就业”一体化衔接。 - 校企合作资源丰富
与上海爱信诺航天信息、新道科技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定制、师资联合培养。例如,企业导师参与智能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训指导,模拟真实职场场景。 - 以赛促学提升竞争力
组织学生参与上海市“星光杯”会计技能大赛、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等赛事,通过竞赛强化财务决策、数据分析等实战能力。
三、核心资源:硬件与师资的双重保障
- 实训设施先进:建有企业经营与数字化管理综合实训室、金税财务应用实训基地,配备智能化财务软件,支持学生完成从票据处理到战略分析的完整流程模拟。
- 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中85%为“双师型”教师,50%持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且全部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企业兼职教师包括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确保教学与行业动态同步。
四、就业前景:技术赋能下的多元选择
毕业生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税务管理、投融资管理等岗位。根据行业需求,财务大数据分析、预算控制等新兴岗位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浙江高考录取数据显示,该校该专业分数线为515分,位列同类院校第四,侧面反映其市场认可度。张雪峰评价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在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具有独特优势,就业竞争力突出。
五、总结:专业升级回应时代需求
从传统财务管理向大数据赋能的转型,体现了学校对产业变革的前瞻性布局。通过课证融通、校企合作、竞赛实训三大抓手,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财务理论,又能熟练运用Python、Tableau等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成为“懂业务、精技术”的跨界人才。对于有意投身智能财务领域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提供了从知识储备到职业发展的系统性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