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职业技术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立足于现代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学院14.1万平方米的实训场地和7.88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的工科方向,通过环境监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25个高职专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架构。其课程设置紧贴行业标准,配备智能化检测设备和虚拟仿真平台,为山西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结构。汽车机械识图、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夯实学生机械原理认知能力,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等核心课程聚焦现代汽车技术前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融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模块,通过CAN总线诊断、OBD系统解析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实践环节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模式,学生需在仿真车间完成从汽车综合故障诊断到二手车鉴定评估的完整工作流程。
专业构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与多元实践平台。26名专职教师中包含9名高级职称人员,同时聘请比亚迪、一汽大众等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导师。校内建有汽车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和虚拟现实实训室,配备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平台及工业机器人操作台,可实现智能诊断、自动化检测等先进技术实训。学生定期参与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印证了教学体系的有效性。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传统汽车服务领域:在4S店、综合维修企业担任机电维修技师,负责发动机大修、底盘系统调校等技术工作
- 新兴技术领域:进入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机构,从事高压系统维护、ADAS标定等专项技术岗位
- 衍生服务领域:在保险公司担任查勘定损员,或于二手车交易平台从事车辆估值鉴定,部分毕业生通过1+X证书制度取得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后,可快速晋升技术管理岗位。
该专业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强化就业竞争力,与伯乐汽车联盟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学生在大二即可进入长城汽车等合作企业顶岗实习,接触工业机器人装配线、数字化检测流水线等真实生产场景。随着阳泉市生态新城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专业新增环境管理与评价课程模块,培养学生具备绿色维修理念,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对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