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财经学院的汉语言专业立足当代语言科技领域,依托该校财经类学科优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作为四年制本科专业,其课程设置涵盖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商务文案写作、商务英语等跨学科内容,形成"语言+财经"的特色培养路径。该专业现有6位专任教师,其中包含教授1人、副教授1人,均具有硕士学位,师资结构形成老中青合理梯度。通过弹性学制管理和丰富的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具备文字应用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课程体系以语言学基础与应用技能为双核心。必修课程包含音韵学、训诂学等传统语言学模块,以及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现代研究领域。特色课程《秘书学概论》《汉语国际教育》凸显职业导向,与财经院校资源深度融合的《商务文案写作》课程,使学生在掌握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具备商业思维。课程设置注重层级递进,低年级夯实汉字学、语法学等基础理论,高年级通过欧美语言学史、古代文献学等拓展学术视野。
实践教学采用"基础+提升"双轨模式。基础性实践包含军训、社会调研等通用素质培养,提高性实践则通过专业实习、创新创业项目强化职业能力。2025年开展的师生面对面交流活动印证了该专业对教学互动的重视,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指导,帮助学生将语言学理论转化为公文写作、新媒体运营等实务技能。实践环节特别强调获取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讲座和企业实训,使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形成有效衔接。
培养方案突出财经基因与国际视野的双重特色。在保持传统中文素养培养的同时,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占比达30%,形成区别于综合类院校的差异化优势。2023年教学质量报告显示,该校生师比21.62:1,高级职称教师授课占比35.52%,教学资源向复合型课程倾斜。文法学院通过设立创意中文实验班等教改项目,探索新文科背景下语言人才的市场化培养路径。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在教育机构从事语文教学,在传媒企业胜任采编工作,或进入金融机构担任文秘、企划等岗位。2023届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86.21%,其中企业就业占比60.15%,体现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部分学生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课程储备,选择赴海外从事语言文化传播工作,形成"语言服务+国际商务"的复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