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2022年获批以来,依托原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深厚积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注重数学建模与编程软件应用能力训练,在46名全博士师资团队的带领下,通过高水平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基础扎实、应用突出"的育人特色。毕业生既能在金融、科技等领域从事应用开发,也能向国内外顶尖高校输送研究生人才。
在培养体系方面,该专业采用"3:1理论实践比"的课程设计。主干课程包括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等基础学科,同时在数值分析、数学建模等课程中设置三分之一的实验学时。实践教学体系通过三大模块展开:
- 专业课程实验(如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的编程实践)
- 集中实践环节(含毕业实习与论文)
- 学科竞赛培训(覆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美赛等国际赛事)
师资力量体现三大优势:46名专任教师均拥有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23人;团队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奖项10项;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1项,在《Adv. Math》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特别在交叉学科领域,教师团队开发的地震波算法已投入实际应用,在化妆品配方优化、食品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专利成果。
就业方向呈现"双轨并行"特征。约60%毕业生进入工商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科技企业,从事量化分析、风险建模等工作;30%选择深造,其中浙江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内外名校录取率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基地,使学生在证券量化交易系统开发、大数据算法优化等项目中获得实战经验。
学科建设突出"三个融合"特色: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融合,计算数学与人工智能融合,数学理论与产业需求融合。在科研方向上,重点布局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传染病动力学建模、金融数学三大领域,其开发的高精度间断有限元方法已应用于石油勘探领域。这种"理论突破-技术转化-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使该专业在京津冀地区形成独特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