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医学院的眼视光技术专业立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以“医工结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覆盖眼科医学、视光技术、器械操作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临床实践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形成“双证书”培养模式,不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打磨,更强调在社区医疗、公共卫生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拓展。近年来,随着青少年近视防控需求激增及老龄化社会眼健康问题凸显,这一专业的社会价值与就业潜力持续提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定位,致力于培养兼具医学知识与理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验光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眼视光特检技术等核心技能,同时熟悉眼镜营销心理及技巧等市场服务能力。通过“工学结合”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临床眼科视光技术操作、眼镜行业验光定配等真实场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
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医科+理工”交叉融合,主干课程涵盖三大模块:
- 基础医学模块:包括眼科临床与检测、初级眼保健等,夯实眼科疾病诊断与预防知识;
- 技术应用模块:如斜弱视与双眼视处理技术、低视力矫正技术,强化视功能异常干预能力;
- 产业服务模块:设置眼视光器械操作、眼镜质量检验等课程,对接眼镜行业技术标准。这种课程结构确保毕业生既能胜任医院视光中心技术岗位,也能快速适应眼镜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市场服务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学生通过眼健康科普园工作坊参与社区视力筛查、干眼症防治宣教,在真实服务中提升职业素养。例如,2025年开展的“学雷锋·科普行”活动中,学生运用立体视觉检测、FM100色觉检查等技术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护眼服务,同时招募志愿者参与科普剧创作,深化公众眼健康认知。此外,与周浦医院共建的眼健康(眼视光)中心分中心,通过远程验光技术实现三级医院与社区医疗资源联动,学生在此平台完成白内障术后康复、儿童近视防控等典型案例的全程跟踪。
就业领域呈现“双轨并行”特征。在医疗系统内,毕业生可成长为眼科技术员、视光光学工程师,承担角膜接触镜质量管理、社区眼保健服务等职能;在眼镜产业中,职业路径涵盖从初级验光员到技术总监、眼镜公司经理的管理晋升。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100%,近年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部分毕业生进入国际知名眼镜企业担任产品培训师,凸显专业培养的市场竞争力。
面对行业技术迭代,该专业积极探索“医产教”协同创新。2025年挂牌成立的附属普瑞宝视眼科医院,成为学生接触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阿托品滴眼液近视干预等前沿技术的实践基地。这种合作不仅推动眼科诊疗技术转化,更通过真实病例分析(如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屈光重建)强化学生解决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随着智能验光设备、远程诊疗系统的普及,专业课程已嵌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大数据眼健康管理等新兴内容,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技术变革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