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重庆市特色专业,依托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开展教学。该专业立足培养兼具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形成"外语+"的复合培养模式,毕业生历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学院与20余个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通过孔子学院项目、海外实习等渠道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课程体系:语言学与跨文化能力并重
该专业课程设置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为核心语言基础课程,同时强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实践类课程。为提升学生国际化竞争力,设置第二外语必修模块,涵盖英语及小语种教学。特色课程《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沉浸式教学,培养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其课程内容被纳入全校通识教育体系。
二、培养模式:分层实验班与学科竞赛双驱动
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机制,学生在完成中国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后,可自主选择进入专业方向。特别设立两类教改实验班:
- 创意写作班:聚焦文体创作能力训练,开设写作思维、叙事技巧等模块化课程
- 国学经典班:以经史子集研读为核心,培养文化传承与阐释能力同时建立"以赛促学"机制,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综合技能大赛、重庆市国际中文教育大赛等赛事,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
三、国际化实践:全球合作网络支撑
专业建有3大国际培养通道:
- 学历提升:与11个语种对象国的50余所高校开展3M本硕连读项目
- 教学实践:输送学生至非洲加纳大学孔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等机构任教
- 文化交流:开展迪士尼文化大使、暑期带薪实习等项目在校生可通过学校与重庆市公安局共建的涉外人才培养基地,参与外事翻译、国际会展等实战训练,近三年累计培养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200余人。
四、师资与就业:双师型团队保障职业发展
学院专任教师10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形成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外归国教师构成的多元化师资。就业方向呈现"三三制"分布:
- 教育领域:30%进入中小学及语言培训机构
- 国际传播:35%任职于涉外企业、新闻出版单位
- 深造创业:25%考取四川大学等名校研究生,10%自主创办文化传播公司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外语水平突出的特质使其在同类院校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海外就业者平均起薪达8000元/月。
通过特色课程设置、国际化培养路径和实践导向的教学体系,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构建起覆盖语言教学、文化传播、职业发展的立体化育人模式,成为西南地区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