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自2001年开展本科教育以来,始终以培养基础厚、专业精、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其经济学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甘肃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优势,构建起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培养体系。在近五年95%以上的高就业率支撑下,该专业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在专业定位上,经济学专业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强调经济分析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双重培养。通过设置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财两大方向,将课程体系划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大模块,既注重《政治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课程的系统教学,又开设《财务管理》《投资学》等实务类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能力的同时,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的实操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三大特色:
- 省级实验教学平台支撑:依托甘肃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涵盖金融仿真、计量经济分析等功能的实训系统
- 产学研协同育人:与复旦-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协同发展研究院共建研究平台,承担3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 双创教育深度融合:通过数智化新商科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挑战杯"等学科竞赛
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双师型特征,96%的专任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包含1名甘肃省飞天学者和3名张掖市科技拔尖人才。教学团队创新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项目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近三年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特别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领域,教师团队承担了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河西走廊乡村振兴实践。
就业培养成效体现在三个维度:
- 多元就业渠道:毕业生进入政府经济部门(占比35%)、金融机构(28%)、企业单位(25%)及自主创业(12%)
- 职业发展潜力:据追踪调查显示,毕业5年内晋升中层管理者比例达42%
- 区域服务贡献:近五年60%毕业生扎根西部,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经济建设
该专业通过"河西智库"建设,与张掖市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生态工业发展咨询、特色产业规划等实务项目。这种"课堂连接社会"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在真实经济环境中锤炼政策解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实现从知识积累到实践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