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作为江西省重点财经类高职院校,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产教融合、赛教结合"的育人模式,构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职业素养与数字化技能为核心,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环节形成特色化路径,2024年学生团队更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二等奖,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下面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特色三个维度展开解析。
专业立足"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了覆盖人力资源服务全流程的课程群。核心课程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招聘与测评》《员工关系管理》等模块,其中《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应用》课程融入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新技术,培养学生运用智能工具进行人才画像、岗位匹配的能力。教学标准明确要求掌握工作分析、胜任力模型构建、人才测评技术等12项核心技能,并通过仿真沙盘演练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在考核评价机制上,学校创新采用"双轨制"培养模式:
- 职业技能测试涵盖四大维度:
- 基础模块:包括劳动法应用、入离职流程设计
- 实操模块:要求完成招聘广告撰写、薪酬体系设计
- 数字化模块:考察SPSS数据分析、HR系统操作
- 职业素养:通过无领导小组讨论评估沟通协调能力
- 学分置换体系允许学生用省级竞赛获奖置换专业课程学分,2024年获奖团队正是通过参与人力资源服务赛项完成学分积累。
专业建设突出"数字赋能"特色,在以下三方面形成突破:
- 课程内容迭代:新增《AI招聘系统应用》《人力资源数据可视化》**等前沿课程,配套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
- 教学方法创新:推行OBE成果导向教育,采用项目化教学将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如某次实训要求学生为九江经开区设计技能人才留用方案
- 评价体系重构:职业技能测试中数字化模块占比40%,重点考核Python数据处理、BI报表生成等能力,与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认证标准接轨
这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2025年单招数据显示该专业报考热度位列管理类前三,录取分数线较2024年提升28分。毕业生在九江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平台就业率达96%,部分优秀学生未毕业即被科锐国际等人力资源上市公司预定。随着数字经济深化发展,该专业将持续优化"技术+人文"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更多优质人力资源服务者。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