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00603)立足轨道交通行业前沿,构建了以工学结合、虚实交替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轨道交通机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理论教学+虚拟实训+校企协作的三维模式,培养掌握低压配电系统、环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核心设备运维技能的技术人才。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密度跃居全球前列,该专业毕业生在设备安装调试、智慧运维等岗位呈现强劲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聚焦复合能力
本专业以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为导向,着力塑造三类核心能力:
- 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运维、电扶梯系统检修等课程,掌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故障诊断技能
- 应急处置能力:依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训室,训练火灾报警系统(FAS)操作、大客流疏导等应急响应技术
- 职业发展能力:引入1+X证书制度,将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融入课程体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衔接
课程体系凸显行业技术特征
专业构建了"基础模块+专项模块+拓展模块"的课程架构:
- 机电控制基础模块
包含电工技术、PLC控制系统编程、传感技术与智能检测,夯实电气自动化基础 - 专项技术模块
设置城市轨道交通低压配电技术、暖通空调及给排水系统运维等特色课程,对应站务设备六大系统 - 智慧运维拓展模块
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BAS系统设备维护等智能化课程,适应智慧城轨发展
实践教学占比达45%,通过虚拟现实VR实训室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200+学时的设备拆装训练。
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专业与南昌地铁、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等1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 设备捐赠计划:企业提供价值800万元的自动售票机、屏蔽门控制系统等实训设备
- 双师型教学:企业工程师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自动化系统与技术等实践课程
- 订单培养机制:与杭州地铁共建"机电鹰才班",采用2+1培养模式(2年校内学习+1年顶岗实习)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70%进入轨道交通运营企业,15%成长为技术主管,形成"毕业即上岗、上岗即胜任"的培养特色。
职业发展通道清晰多元
毕业生主要面向三大职业领域:
- 设备运维岗
包括屏梯检修(屏蔽门/电扶梯)、AFC检修(自动售检票)、FAS系统维护等技术岗位 - 工程实施岗
参与新线建设的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涉及环控系统调试、综合监控系统联调等 - 技术管理岗
通过3-5年经验积累,可晋升为工班长、技术主管,负责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职业晋升与低压电工证、登高作业证等特种作业资格挂钩,薪资水平较行业平均高出15%-20%。随着智慧城轨建设加速,掌握BAS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智能化运维技术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