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化学(师范类)专业立足深厚的办学积淀,以培养高素质化学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思教研创协同育人”的独特模式。该专业自2019年本科招生以来,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优质资源,构建了覆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科研创新的多维培养体系。通过全程导师制和“C3H3素养”综合能力强化,毕业生在中学教育、科研竞赛及行业技术领域展现出显著竞争力,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20余项,就业率超过97%。
专业基础:历史传承与师资力量
九江学院化学(师范类)专业可追溯至1977年创办的化学师范专科,2019年升格为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博士9人、教授3人、硕导(兼职)3人,柔性引进国家杰青1人(中科院聂宗秀研究员),师资队伍中近半数教师获省级以上人才称号。学院还联合江西晨光新材料等企业建立“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学院”,引入30余名行业领军人才作为兼职教授,强化产教融合。
课程体系:理论实践双轨并重
课程设置突出师范特色与化学学科交叉:
-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基础理论课程;
- 教育模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微格教学;
- 实践环节:化学综合设计实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班主任工作实训。通过虚拟仿真一流课程和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如有机硅新材料课程团队),学生可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协同育人机制
专业实施“全程导师制”与“产联研训赛五位一体”培养路径:
- 科研融入教学:近五年教师主持省部级课题30余项,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学生参与Angew. Chem. Int. Ed等顶级期刊论文研究;
- 竞赛驱动创新:学生获“田家炳杯”教学技能竞赛优胜奖、全国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
- 校企协同实践: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班培养。
就业与深造:多元化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中学教育(占比超60%)、教育培训机构及化工企业技术管理岗位,部分进入科研院所或攻读硕士。2020年以来,学生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2项、省级项目1项,考研升学率稳定在50%左右,体现出扎实的学术基础。学院与九江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度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岗位数为实际需求的3倍,形成“就业有保障、深造有基础”的良性循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