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立足5G通信与光传输技术领域,构建了以校企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通过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等3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该专业形成了覆盖通信网络规划、设备研发、工程运维的全链路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平均薪酬达到8K-12K/月。这种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既顺应了我国通信产业智能化升级趋势,也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应用的无缝衔接平台。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维架构。基础课程包含电路分析与通信原理,夯实学生的电子技术底层逻辑;核心课程聚焦光传输技术和5G全网建设,引入中国信科自主知识版权的专用教材;实践环节则通过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和光接入技术实训,强化工程实施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信电源设计与应用、基站建设与维护等课程直接对接华为、烽火通信等企业的岗位标准,使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高度匹配。
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现在OBE成果导向教育与MIMPS项目教学法的深度融合。教师团队由90%双师型教师组成,通过翻转课堂和任务驱动法,将5G网络优化、光纤熔接等技能训练转化为模块化学习单元。例如在5G移动通信实验室中,学生可操作大唐移动通信设备完成无线网络规划仿真,这种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训练使毕业生获得华为HCIA认证的比例显著提升。
就业竞争力的构建得益于“实习-认证-就业”的递进式培养链条。学院与中移物联、中国通信服务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提供2000余个实习岗位,并推行“赛证融通”机制——学生在“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中获奖可直接获得企业优先录用资格。数据显示,毕业生在通信勘察设计工程师、光传输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的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5%,部分优秀学生入职省级邮电规划设计院从事6G前瞻技术研究。
面对6G网络与智能超表面技术的产业变革,专业正加速物联网与云计算课程的迭代。2023年新增的NB-IoT技术与应用、通信网络智能优化等课程,已培养出能胜任车联网平台开发、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紧跟《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的技术演进路线,使该专业成为东南地区通信高技能人才的孵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