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联学院作为安徽省最早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其专业建设始于1988年中职教育阶段,经过多次改革与升级,现已成为涵盖本科教育的特色专业。该专业依托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资源,注重艺术与技术融合,在2023年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59名,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方面展开分析。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需掌握从服装款式设计到成衣制作的全流程技能,同时熟悉服装市场运作与时尚潮流预测。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模块。主干课程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史、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等,强调对设计思维与工艺技术的双重培养。实践环节则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动态展演及学科竞赛强化实战能力,例如每年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场动态展演,并组织学生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三年累计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40余项。
在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拥有18名专兼职教师,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9名,并聘请中国十佳设计师杨子等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团队注重科研与教学结合,主持省级教科研项目30余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实训条件方面,校内建有服装加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等15个专业实验室,总面积达5000平方米,配备虚拟动作捕捉实验室等数字化设备,形成“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产业对接”的一体化平台。
针对文理兼收学生的特点,专业通过课程体系改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例如:
- 基础课程优化:针对非艺术生源增设素描临摹、色彩鉴赏等基础训练,弥补美术功底短板;
- 跨学科融合:引入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强化设计的人本关怀;
- 分层实践教学:将服装工艺制作与数字建模技术结合,开设虚拟现实服装设计等创新课程。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服装设计、时尚买手、服饰直播运营等多元化职业,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学生通过创新创业项目进入自主创业领域,曾获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此外,专业与杭州晨禾服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提供服装跟单、高级定制等定向培养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