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的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装备制造大类中占据重要地位。该专业依托山东省作为国内造船大省的区域优势,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深度对接青岛、烟台、威海三大造修船基地的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培养具备现代造船模式核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连续多年保持100%就业率,成为区域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聚焦于船舶制造全产业链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认证”的三维培养体系。课程设置中强调船体结构与制图、船舶CAD/CAM、船体修造工艺等核心技能训练,同时融入船舶英语和智能制造技术等前沿内容,确保学生掌握从生产设计到质量检验的全流程能力。毕业生不仅能获得CAD设计、CCS船舶焊工等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还可通过大连海事大学合作项目考取高级船员适任证书,形成“双证书”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校内建有船体放样实训室、船舶焊接实训中心等15个全真模拟场景,配备工业级焊接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校外与中集来福士、大宇造船等龙头企业建立15个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培养模式。这种“校内模拟车间+校外真实工位”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从图纸识读到分段装配的完整项目训练。
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山东省作为全国船舶工业聚集区,仅烟威地区就汇集数十家大型船企;二是岗位适配性,毕业生可胜任船舶建造师、生产工艺设计员等六大核心岗位;三是薪资水平,实习期后平均起薪超过区域制造业平均水平,部分获得船员证书的毕业生更可进入远洋航运领域。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3.9分,远超同类工科专业均值。
在专业建设成效方面,已形成三大突出优势:作为山东省船舶制造业人才培训基地,承担着区域产业升级的技术服务功能;通过教育部专业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开发出省级五年制教学指导方案;师生团队在全国海洋航行器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验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成果使该专业稳居全省船舶类高职专业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