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现代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是专科层次(高职)的财经商贸类学科,以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立足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体系,注重网络营销、网站运营、数据分析等核心能力培养。然而,学生评价显示其就业满意度较低,这提示专业建设仍需在产教融合、职业发展支持等方面深化探索。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方向聚焦“德技并修”,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运营等基础知识,同时强化网店装修、客户服务、跨境贸易等实操技能。核心课程包括:
- 电子商务基础(概论):构建行业认知框架
- 商品信息采集与处理:训练数据管理能力
- 网络营销与策划:掌握流量转化策略
- PHOTOSHOP与网页设计:提升视觉传达水平课程设置突出“岗课赛证”融通,配套电子商务模拟系统实训、跨境电子商务实操等模块,并通过电子商务师(三级)等职业资格认证强化竞争力。
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专业通过“三阶段能力进阶”塑造学生核心素养:
- 基础能力层:通过消费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课程建立商业思维
- 技术应用层:在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支付与结算等课程中掌握工具使用
- 综合实战层:依托京东(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合作基地开展顶岗实习特别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网络创业实训,并参与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组织的行业赛事。
就业方向与发展瓶颈
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从事:
- 网络营销策划(占比约35%)
- 网站运营维护(占比约28%)
- 跨境贸易管理(占比约20%)但2022年满意度调查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仅2分(满分5分),反映出职业发展通道建设、校企合作深度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对比同城的山东英才学院新电商现代产业学院(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该校在直播电商、智慧物流等新兴领域的产教融合模式值得借鉴。
教学模式创新建议
为突破发展瓶颈,建议重点优化:
- 校企双元育人:参照“数字电商+智慧物流”发展模式,引入山东开创集团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课程
- 数据驱动教学:将网络交易管理课程与中通云仓智能科技的物流大数据系统对接
- 职业发展跟踪:建立毕业生3年职业成长档案,动态调整培养方案这些改进方向有助于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教育改革目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