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甘肃省首批开设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依托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背景,构建了集教学、科研、产业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培养体系。该校通过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成为甘肃省首个达到英国资历框架(RQF)和欧洲资历框架(EQF)5级水平的专业,其教学质量对标国际标准。专业聚焦冶金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培养掌握智能控制技术与数字化冶金工艺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平均年薪达13万元以上,世界五百强企业签约率超60%。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智能冶金技术为核心,培养具备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智能控制和生产现场管理三大核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三年学习,学生需掌握:
- 火法冶金与湿法冶金的工艺参数优化能力
- 智能装备的远程集控操作技能
- 冶金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建模与分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铝电解智能控制、铜冶炼虚拟仿真等实际生产场景,确保学生掌握冶金机电设备点检等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的实操能力。
特色化课程体系
专业构建"基础+核心+拓展"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 专业基础课包含《冶金原理》《冶金过程数字化技术》等理论课程,强化学生对冶金反应机理和智能控制原理的理解
- 专业核心课设置《火法冶金-熔炼技术》《湿法冶金-电解技术》等实践导向课程,采用"虚拟仿真+实岗操作"教学模式
- 实训环节依托价值4000万元的智能化冶金技术实训中心,开展高温熔盐电解仿真实训、铝电解远程集控系统操作等22项专项训练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推行"创育融合"的校企协同机制,与金川集团、中国铝业等龙头企业共建:
- 5个技术创新团队,完成9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
-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配备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
- 国际化的"中文+冶金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塔吉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技术人才2000余人次通过QC小组活动和"五小"技术创新计划,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7项,3人获省级技术能手称号。
就业保障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有色金属冶炼、新能源材料开发、冶金设备运维三大领域,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
- 生产岗位:冶金工艺技术员、智能控制系统操作员,起薪8000-12000元/月
- 管理岗位:车间主任、生产调度主管,5年晋升率达67%
- 技术研发:参与企业技改项目,申请发明专利年均5项学校建立"一生一企"精准就业机制,与32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近四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优秀毕业生如王小康获"国家劳动模范"称号,成为行业技术标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